Mini blog
thoughts & collections
Topics
- blog
2021
15/04
明天总会来临,而你不会永远存在
你在担心明天,你在担心不属于自己的东西
09/04
这周在准备青年论坛,今天忽然想起了少年时准备考试的情形
因为提前焦虑型的人格,考前的最后一天通常都已把书和习题翻来覆去地读完
然后因为无事可做而焦虑,所以家人经常看见我考前一天在电脑前打游戏
这是我对少年生活的回忆
18/03
DFG的priority program申请通过了,比预计的速度要快很多
凡尔赛的说句:很多成年世界里远观觉厉的事物,是不是被人主观夸大了难度?
15/03
亲情是宏大又细微的
饱藏有苦衷与仁慈
09/03
听罗翔说,明日又是良日
08/03
性别也可以作为连续介质研究?
http://davidpublisher.com/Public/uploads/Contribute/5b3f2e49206cc.pdf
25/02
人间一世,草木一春。
21/02
朴树 2003
好静呀,我们的夜
看着你睡在我身旁
像孩子一样
我多想摇醒你
告诉你我有多么地爱你
情人啊,醒来嘛
快看着我,说你也爱我
可是为爱我而来人世间
穿过那茫茫的人海
睡在我身旁
我多想留下来
永远在你枕边啊
日夜陪你欢愉呀
情人啊,看着我
就这样绝情的老去
28/01
如果人是可能通过争辩被说服的,苏格拉底就不会死了。
身处的时代,仿佛每个人都对自己有无疑的确信。 也或许每个时代都是如此,只是碰巧现在每个人都有机会说点什么,被人听及。 人们闭耳塞听地兜售,好像通往山顶的唯一就是自己脚下的那条小径。
站在亚历山大征服的国土,我想有些道理简直再清晰不过了。 力量是证明自身合法性的唯一途径。 想要兜售自己的思想,不妨就去征服。 征战发生于自己的精神臆想,坐井观天是一种幸福。 不见日月也是一种,柏拉图在洞穴里就明白如此。
2020
31/12
莱茵河边忽然下起了雪,打开木心先生的诗,第一页正写到:我的情欲像大雪一样纷纷飘下,缀满树枝窗棂,平原远山,路和路。
投入理工科的工作日久,其实能感到某种文学性的感受在逐渐离开自身,也或许只是由于年龄渐长而没有坚持写作。有时想起此刻应该写下些什么,却发现无法提笔。我又想起杜拉斯在《写作》里提到的关于写作这件事,孤独又自由的事。
人要有爱,而爱要主动追寻。
01/08
去年的此刻,拎着大包小包,跌跌撞撞从法兰克福转车两次来到这个莱茵河边的小城。
记得从火车站探出头,阳光洒满站台和铁路的时刻。
来之前想象工作时应有的样子,和自己立了不少约定。
都做到了吗?我不知道。
看到嘉倩新上传的北纬六十四度的夏天,惊讶于一种扑面而来的自由感,是生活打磨后的温柔。
星野道夫写,我们被繁琐日常所困的此刻,有一只鲸鱼正跃出阿拉斯加的海面。
不被生活裹挟,不抗拒,也不屈服。
夏夜的晚风,天气与想念你都很温柔。
05/07
丢失对生命中有灵之物最细微的感受,对当下的热爱,也是一种习以为常的犯罪。
24/06
In memory of a unique virtual meeting, about love, support and communications.
04/05
陈丹青先生在《局部》里讲到的:
艺术顶顶要紧的,不是知识,不是熟练,不是我们现在所说的文化教养,而是直觉,而是本能,而是那种最最新鲜的感受力,我甚至觉得就是一种可贵的无知。
我想这句话是对我一直以来理解的艺术的最好诠释。诚然完善的训练可以提升艺术水准,但这种水准更在于品鉴力,而真正的艺术品更有赖于天才式的启发创作。换言之,只通过学习前人的知识与经验,是无法创造当下时代第一流的艺术品的。大多数时刻世界充斥的只是庸人自扰。